发布时间:2022-09-27 16:11:31 浏览:
传统纺织技艺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像四川有蜀锦、海南有黎锦、南京有云锦等,山东也不例外。山东的民间土布织造工艺,以“鲁锦织造技艺”的名称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种棉布纺织品,何以被称作“锦”,“鲁锦”的名字是谁取的?围绕“鲁锦”这两个字,数家企业之间展开了诉讼,这又是为了什么? 在今年元宵节期间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中,山东鄄城县鲁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路维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上叫屈:“‘鲁锦"不仅是民间手工提花纯棉布料及制成品的通称,而且代表一段历史、一段文化、一种工艺,毫无疑问‘鲁锦"是山东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共同财富,是广为人知的社会公共资源。”但自己在商品上注上“鲁锦”字样,却被山东嘉祥县鲁锦实业公司以侵犯商标专用权告上法庭,原告还称“鲁锦”是自己的企业法人创造的名词。 路维民介绍,从1985年开始,山东省委、省政府在鄄城县开展了大规模的民间织锦调研和开发,并在山东省工业展览馆成功举办“鲁西南织锦与现代生活展”,后于1986年5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鲁锦与现代生活展”。“鲁锦”之名就是在赴京展览前由北京和济南的有关专家集体定名并报省委、省政府同意后开始使用的。“鲁锦与现代生活展”在北京取得巨大成功,媒体对此作了大量报道,“鲁锦”一词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纯属无稽之谈!”路维民说,“他们在法庭上也这么说,又拿不出证据。棉布为什么不能叫‘锦"?黎锦和土家锦就都是纯棉布,也称为‘锦"。把通用名称用为专有名称,这是违反广告法的。” 鲁锦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呈瑞说:“在1985年之前,没有谁把‘鲁"和‘锦"组成一个词。”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从1985年到现在,“鲁锦”如何成了一个商标、一个品牌,如何与日本企业开展合作,如何开拓海外市场等的来龙去脉,并提供了所有当事者的姓名和单位地址,“这些事情都是我经办的,所有人基本都健在,你可以去查!”他还介绍,鲁锦实业公司的前身嘉祥县瑞锦民间工艺厂,1999年就取得了“鲁锦”注册商标,此前曾请了许多专家做了调查、论证工作,“如果我们违反广告法,工商局怎么会批?现在我们不但在中国,还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泰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都注册了。”他介绍,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鲁锦”已经成为著名商标,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生产土棉布的其他品牌还有土布、古锦、老粗布、巧媳妇等,但就是不能叫‘鲁锦",否则就是侵权。” 对于路维民提供的试图证明“鲁锦”是公共资源而非专有名词的材料,张呈瑞说:“只要东西好,政府都会宣传。而且最重要的是,你的公司是2003年才成立的,‘鲁锦"的名称你们是什么时候开始用的,怎么用的,哪个实体可以证明?” 鲁锦实业有限公司与鄄城县鲁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对簿公堂时,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没有采纳路维民的证据。路维民认为,这属于地方保护,而张呈瑞说:“鄄城的公司属于菏泽市,要在我们济宁市是不可能注册成功的。”他介绍,因为商标侵权的事,实业公司在临沂、济宁等市已经打过了许多官司,都以胜诉告终。“其他的败了也就败了,但鄄城这一家可能上层有人,还要到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上诉。” 是工艺还是商标,这是一个问题。但就是这样一个有争议的名称,怎么赫然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呢? 路维民说:“这是我们推动的。我们很早就注重‘鲁锦"的保护。”他介绍,1995年鄄城在山东省文物局注册成立了中国鲁锦博物馆,并在国家文物局备案。1996年“鲁锦”参加山东省首届农民文化节,荣获民间工艺美术品博览会金奖。同时,鲁锦博物馆配合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拍摄了多部鲁锦专题片,为鲁锦文化的研究宣传做出了积极贡献。2006年12月,鲁锦织造技艺被山东省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鲁锦织造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此,张呈瑞说:“我们就是老老实实做实业,有些人就是利用了政府部门来歪曲事实。中国是法制社会,事实是不能运作出来的,假的东西更不可能替代真的。拿‘鲁锦"做工艺名称,我是坚决反对的!” 对相关事实作出判决是司法部门要做的工作,而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部门应该做好甄别。 (来源:中国文化报 池玉玺)
但原告鲁锦实业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袁慧丽说:“‘鲁锦"是我们为山东的土棉布产品起的名字,是商品名称而不是工艺名称,‘锦"是丝织品,棉布怎么能称为‘锦"呢?这是显而易见的。”她还介绍,1985年春,在北京一次商品交易会上,嘉祥县的土棉布产品被一家日本企业看中,为了做好出口,嘉祥县成立了鲁锦开发公司,产品的名称“鲁锦”也固定下来。“因为这种工艺是提花纺织的,产品纹样繁复,色彩艳丽,就像锦一样,我们也希望我们的事业前程似锦,就取了‘鲁锦"这个名字。”